本文作者:qiaoqingyi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比较(文学和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

qiaoqingyi 03-28 36

  艺术的分类原则和类别?

  从本质上讲,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因此,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旷依据,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理论家们又从其他各个角度对艺术进行过分类。要而言之可概括为四类: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将艺术分为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等),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与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将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建筑、雕塑、绘画) 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与想像艺术(文学)。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可以将艺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4)大的有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影视表演类、时装表演类、播音主持类、编导类、摄影类

  戏剧艺术:

  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悲剧、喜剧和正剧

  按照戏剧冲突的性质戏剧可分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

  (1)悲剧。

  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是表现特定环境下的正义善良的人物遭受邪恶势力的迫害而失败甚至毁灭,揭示进步力量与美好事物受压抑、被摧残的矛盾冲突,并抒发扰患意识与悲愤情感的一种戏剧,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的主人公必需具有某种值得肯定的正面素质,一般都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造成悲剧的原因多种多样,或因正义事业的失败,或因遭到坏人陷害,或因自身某些缺点错误而酿成严重恶果。观众对于悲剧主人公从事的正义斗争,往往产生崇敬和钦佩之情,对他们的失败受难或牺牲,产生由衷的同情,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悲剧,因主人公情况不同,其思想意义和审美效应也有差别。英雄悲剧,体现代表历史发展趋向的先进力量与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势力的矛盾冲突,能激起人崇高敬仰之情。如艾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阳翰笙的《李秀成》等。善良人的悲剧,描写善良人物遭受黑暗邪恶势力的迫害,如《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大多反映正义与邪恶、真善美同假恶丑之间的冲突,引起人的常是怜悯、同情和悲痛之情。而有缺陷人的悲剧,如《奥赛罗》中主人公因忌妒轻信而掐死妻子最后自杀。《日出》中的陈白露因贪图虚荣而难以自拔。主要揭示人物的性格弱点和社会道德问题,多引起人惋惜、感叹和思索。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比较(文学和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

  (2)喜剧。

  喜剧的性质与悲剧相反,一般是以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或揭露不合理的伪善的东西,来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喜剧的主人公大多是反面人物或有缺点的人物,矛盾冲突的结局往往是反面人物被揭露,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取得胜利。

  喜剧最突出的审美效应是笑,它常以诙谐的台词,巧妙的结构,夸张、巧合、误会等手法,表现人物的可笑性,所以有人说喜剧是引人发笑的艺术。·不过,喜剧在笑的背后还往往隐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随着喜剧性质的不同,笑的性质也有所不同。除了专以嘲讽丑为目的的讽刺喜剧外,还有另外两种喜剧。一是幽默喜剧,它以善意温和的态度,批评那些有缺点有错误的好人。还有一种抒情喜剧,其中没有反面人物和丑恶现象,而是以歌颂、赞美正面人物和美德为主,只是它采用了人物之间的误会、巧合、变形、夸张等手法,构成一系列带有冲突性的笑料,引发观众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笑,如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我国的《五朵金花》等。

  (3)正剧。

  正剧就是悲喜剧,它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它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从悲剧与喜剧中改堇出来的资产阶级的“近代戏”,故又称“启蒙戏剧”。它是“介乎英雄悲剧和轻快喜剧之间的中间类引严肃戏剧”。博马舍第一个把这种戏剧称之为“正剧”。正剧中主人公的选择,不再像过去的悲剧或喜剧那样受限制,它可以是崇高伟大的英雄,也可是卑鄙龌龊的小人。正剧的题材既可以是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或伦理道德问题,也可以是接近于市民生活的凡人小事,剧情中既有令人感伤流泪或不完美结局的悲剧周素,又有批判现实的不合理,正义获得胜利的喜剧色彩。

  中国戏曲

  作为一个独特的剧种,既有综合艺术和戏剧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表现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审美特征。

  (1)歌舞诗合一,浓郁的抒情味。

  我国戏曲同歌、舞、诗结合十分密切。歌、舞、诗三位一体本是原始艺术的主要特征,这一传统在我国戏曲中保存最为突出。戏曲中几乎所有抒情的演唱都是优美的诗和歌的结合,曲词往往就是涛,具有浓郁的诗的韵味。像《牡丹亭》中的“游园”、《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每一段曲文都充满诗情画意,脍炙人口。所以,中国戏曲,从广义上说是一种诗剧,它是从诗歌发展而来的表现诗情画意,审美意境是我国戏曲的最高的艺术追求。正如我国戏曲理论家张庚所说:“戏曲也就是剧持,是一种新体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至于歌和舞更贯穿于戏曲表演的全过程,不但演员要有一定的舞蹈动作(如《霸王别姬》中的舞剑),就是演员的寻常台步姿态、一招一式,也无不带有一种舞蹈美。戏曲表演中许多程式化动作其实就是规范化、舞蹈化的表现,都能给人以美感。

  歌、舞、诗结合尽管在其他戏剧中也并不少见,但大多是以单一形式出现,如歌剧以歌为主,舞副以舞为主,诗剧以诗为主,惟独戏曲是把这三者有机综合在一起,并贯彻始终。故而戏曲欣赏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2)表演动作和场景的虚拟性。 ’

  中国戏曲中的动作和场景大多是虚拟的。这是因为,戏剧舞台的时空限制,使其无法按情节需要设置实物、实境,而只能靠演员的某些虚拟性的动作和景物来暗示。虚拟性,其实是一种写意性,强调传神而不追求形似,讲求以虚代实,以形传神。舞台上空空荡荡(最多几张桌椅),却凭演员的表演,显示.出山水、楼台、舟、马等景状。手脚稍一比划,便表现出生活中各种动作;学几步上楼梯的步子,就到了楼上;用手稍稍一推,就已开门进屋。在表现人的神情时,更是如此。悲哀不能真掉泪,而是甩袖掩面,假声啼呼;欢喜则仰面耸眉,笑声也奇怪。显然,虚拟性不是追求对生活真实的模拟,彳是侧重于演员心理的表现,欣赏这类表演不能用客观真实的尺度去衡量,而要以观众的理解、想章去沟通。

  戏曲的虚拟性体现于布景、道具、动作、表演各个方面。七八人千军万马,三五步登山涉水,盹几秒一夜过去。时间长短、空间远近、完全任意为之,有很大的伸缩性。有时,台上有一点象征性的实物,比如以浆代舟,以鞭代马;有时光靠演员的表演来暗示。

  (3)表演行当的程式化。

  在我国戏曲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定型的表演程式和方法。这就是程式。它由一代代戏曲表演家在长期表演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积累成型,并被戏曲界认同而普遍采用。程式几乎贯穿于戏曲的全过程,具有某种规范性、稳定性和普遍性。+所以“程式化”构成了我国戏曲的另一重要特征。程式化主要体现于人物的动作表演里,它同虚拟性密不可分。比如:武将出场整盔系甲的“起霸”,文官上场整饬仪容的“整冠”,旦角常用的“水袖”等,都有点装模作样的味道,在各类戏中大同小异。程式化同角色行当的分工也相关,生、旦、净、末、丑各类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程式动作。此外,戏曲的唱腔、伴奏也有一定的程式化,有基本固定的曲牌和板式。

  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阅读
分享